个人信息![]() |
姓名: 李红 部门: 化学与材料学院 性别: 女 职务: 副院长 职称: 教授 学位: 博士 毕业院校: 四川大学 联系电话: 13719350397 电子邮箱: tlihong@jnu.edu.cn 办公地址: 番禺校区化学与材料学院楼3037 通讯地址: 广州番禺兴业大道855号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邮编: 511443 |
联系方式E-mail:tlihong@jnu.edu.cn |
|
个人简介姓名: 李红 性别:女 学历/学位:研究生/博士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职务:化学与材料学院副院长 教学岗位: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所属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领域: 生物材料 研究方向: 硬组织修复材料和组织工程、纳米材料、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现任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副院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材料分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国生物材料学会产学研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陶瓷分会委员。长期从事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的研究,在该领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参与和主持了国家863 计划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等多项,获省部级奖励2项。在组织修复和口腔修复材料方面有长期的研究积累,在各类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了50余篇SCI 收录研究论文,获得与本项目相关的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 件。近年来在仿生修复方面开展了坚持不懈的研究,在生物材料的仿生合成和构建,发展出一系列相关的技术。 学习经历1997至2002年 四川大学无机材料系,研究生,获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2002年至今 暨南大学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理工学院研究生办公室主任,化学与材料学院副院长 2009至2010年 美国Clemson Univ.,访问学者 1990至1997年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所,历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 研究方向硬组织修复材料和组织工程、纳米材料、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主要论文[1]Reduced Graphene Oxide-coated Electrospun Fibre: Effect of Orientation, Coverage and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n Schwann Cells Behavior.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 2021, 9, 2656–2665 [17] 鲁道欢, 罗学仕, 李红, 丁珊. 体外模拟胶原纤维矿化的研究进展. 材料导报. 2016:72-7. [18] 薄冬营, 郭振招, 李红, 李启艳, 周长忍, 赵要武. 分级多孔结构聚乳酸支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功能材料. 2016:4210-3. 主要著作
承担课题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组织工程三维多级有序微纳结构骨微环境作为乳腺癌骨转移体外模型的研究(31971284,2020.1-2013.23,57万元,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成骨细胞在仿Osteoid结构上生物矿化及其调控机制研究,(31571008,2016/01-2019/12,64万,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于分子识别的原位仿生矿化再生修复牙硬组织的模拟研究(2009~2011,30870612,33万元,主持)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有序化纳米胶原纤维复合骨性靶向分子的体内外生物矿化机理研究(2011~ 2013,33万元,31070852, 主持) 5.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分层接触引导纳米牙周组织再生膜研制及应用研究(2014.9-2016.12, 10万元,2013B010403015,主持) 6.科研创新和培育重点项目:壳聚糖参与骨组织修复的机制及其壳聚糖基骨修复材料的分子设计与制备(2011~ 2013,30万,主持) 发明专利一种β-磷酸三钙/海藻酸复合微球及其制备和应用,201410400341.8 讲授课程
本科:材料科学基础,无机非金属材料学 研究生:材料结构与性能,生物矿化,化学前沿概论,化学研究方法 社会职务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材料分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国生物材料学会产学研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陶瓷分会委员。
广东省材料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