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头像

姓名: 刘明贤

部门: 化学与材料学院

性别:

职务:

职称: 教授

学位: 博士

毕业院校: 华南理工大学

联系电话: 13560412830

电子邮箱: liumx@jnu.edu.cn

办公地址: 南校区化材大楼2001B

通讯地址: 广州市番禺区兴业大道东855号

邮编: 511443

传真: 020-85222247

荣誉奖励:

联系方式

手机号码:13560412830

邮箱:liumx@jnu.edu.cn

实验室网页:http://www.jnulmx.icoc.vc/

个人简介

刘明贤,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教授/博导。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教师党支部书记。国家863计划青年科学家、广东省杰青、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2010年博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2018-2019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美国Louisiana Tech University做访问学者。

长期从事纳米生物材料研究,特别是埃洛石纳米管和甲壳素纳米晶至今以第一/通讯作者在Prog Polym SciNat Commun、Adv Funct MaterACS NanoAdv SciNano Energy、Nano Today、Bioactive MaterSmallChem Eng J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23篇,其中9篇为封面论文,9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材料领域Top 1% 高被引中国作者,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论文被引用10700余次(Google Scholar),H-index 55。申请专利12项,其中8项已授权。编写《埃洛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学术专著,由科学出版社出版(ISBN: 9787030616739)。在3本英文书籍中分别撰写其中一章。

主持完成7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包括863计划青年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2)和青年项目2019年获非金属矿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排名1),2020年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1)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做会场主持人和口头报告。担任Applied Clay ScienceHybrid Advance《非金属矿开发与应用》、《材料研究与应用》等期刊编委。担任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广东省科技厅等项目评审专家。兼任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纳米生物材料分会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海洋生物材料分会秘书长和常委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矿物材料分会理事、广州市橡胶学会理事

学习经历

  • 2000.9-2004.7  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

    2004.9-2010.6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博士


工作经历

  • 2010.7-2013.9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 讲师

    2013.10-2016.9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 副研究员

    2016.10-今          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教授 

  • 2018.6-2019.2     美国路易斯安那理工大学 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

  • 生物医学材料、纳米材料及技术、高性能橡胶塑料 


主要论文

10篇代表作情况:

[1] Feng, Y., Zhang, D., Chen, X., Zhou, C., & Liu, M. (2024). Confined‐synthesis of ceria in tubular nanoclays for UV protection and anti‐biofilm application.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34(7), 2307157.

[2] Feng, Y., Chen, X., He, R. R., Liu, Z., Lvov, Y. M., & Liu, M. (2024). The horizons of medical mineralogy: structure-bioactivity relationship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of halloysite nanoclay. ACS Nano18(31), 20001-20026.

[3] Feng, Y., Luo, X., Li, Z., Fan, X., Wang, Y., He, R. R., & Liu, M. (2023). A ferroptosis-targeting ceria anchored halloysite as orally drug delivery system for radiation colitis therapy. Nature Communications14(1), 5083.

[4] Ma, C., He, Y., Zeng, L., & Liu, M. (2025).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chitin nanocrystals using conducting polymer for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Nano Energy135, 110660.

[5] Zhao, P., Feng, Y., Zhou, Y., Tan, C., & Liu, M. (2023). Gold@ Halloysite nanotubes-chitin composite hydrogel with antibacterial and hemostatic activity for wound healing. Bioactive materials20, 355-367.

[6] He, Y., Lin, X., Feng, Y., Luo, B., & Liu, M. (2022). Carbon Nanotube Ink Dispersed by Chitin Nanocrystals for Thermoelectric Converter for Self‐Powering Multifunctional Wearable Electronics. Advanced Science9(33), 2204675.

[7] Feng, Y., He, Y., Lin, X., Xie, M., Liu, M., & Lvov, Y. (2023). Assembly of Clay Nanotubes on Cotton Fibers Mediated by Biopolymer for Robust and High‐Performance Hemostatic Dressing. 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12(1), 2202265.

[8] Zhao, X., Zhou, C., Lvov, Y., & Liu, M. (2019). Clay nanotubes aligned with shear forces for mesenchymal stem cell patterning. Small15(21), 1900357.

[9] Liu, M., Jia, Z., Jia, D., & Zhou, C. (2014). 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halloysite nanotubes-polymer nanocomposite. 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39(8), 1498-1525.

[10] Zhou, X., Guo, M., Huang, M., Xu, Y., & Liu, M. (2024). 3D printing of porous ceramic scaffold based halloysite clay for efficient seawater desalination.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501, 157659.


主要著作

1. 刘明贤,周长忍,贾德民. 《埃洛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ISBN: 9787030616739),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6-1.图片1.jpg

2. Aiqin Wang, Wenbo Wang主编《Nanomaterials from Clay Minerals》(ISBN: 9780128145333中一章《Halloysite Based Polymer Nanocomposites》, Elsevier, 2019-8-15.

Nanomaterials from Clay Minerals.jpg

3. Jock Churchman, Pooria Pasbakhsh主编《Natural Mineral Nanotubes: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中一章《Halloysite-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nanocomposite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Apple Academic Press, February 4, 2015.

封面.jpg

4. 周长忍主编《先进生物材料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编写人员

5. 2012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社会发展科技司编著,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 编写人员

6. 2013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社会发展科技司编著,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 编写人员


承担课题

1.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埃洛石纳米管的农用化学品递送系统的构建及其环境生态效应研究”项目编号:52073121 58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2021.01~2024.12

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9年学科交叉研究专项项目 “基于天然一维纳米材料的肿瘤精准诊疗系统构建和性能”项目编号:21619102 50万元   2019.01~2021.12

3.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埃洛石纳米管的农用化学品递送系统的构建及作物保护机制”项目编号:2019A1515011509 10万元 2019.10~2022. 09

4. 广州市科技计划——市校(院)联合资助项目取向排列的埃洛石纳米管作为功能基元构建高性能光电材料” 项目编号:202102010117 20万元 2021年04月01日 至 2023年03月31日

5.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基于纳米材料的循环肿瘤细胞捕获器件的构建及癌症早期诊断关键技术”项目编号:2015AA020915 122万元 科技部 2015.01~2017.12
6.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甲壳素纳米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微结构调控及其机械性能的水响应性研究”项目编号:51473069 78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2015.01~2018.12

7.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基于控制挥发自组装过程的埃洛石纳米管有序表面的构建及其诱导细胞取向生长的研究”项目编号:51502113 20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2016.01~2018.12

8. 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新型一维天然纳米材料——埃洛石的大分子修饰及其作为siRNA和化疗药物联合载体用于癌症治疗的研究” 项目编号:S2013050014606100万元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 2013.10~2017.09


发明专利

(1) 刘明贤; 陈瑜,蔡剑超. 一种基于埃洛石的钛合金抗菌涂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2024,中国,专利号:202311109072.5,申请日期:2023-08-31; 授权日期:2024-07-09.

(2) 刘明贤; 冯悦,章迪,唐思华. 一种基于氧化铈粘土复合防晒乳及其制备方法,2023,中国,专利号:202310560896.8,申请日期:2023-05-18; 授权日期:2024-01-23.

(3) 刘明贤; 杨小涵,一种埃洛石泥面膜及其制备方法,2020,中国,专利号:202010804978.9,申请日期:2020-08-12授权日期:2023-06-09.

(4) 明贤; 吴帆,一种阻燃聚氨酯海绵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19,中国,专利号:201811495923.3,申请日期:2018-12-07; 授权日期:2021-07-27

(5) 刘明贤,何蓉蓉,张军,罗祥,一种靶向金纳米棒埃洛石纳米管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2018, 中国,专利号:ZL201811425467.5,申请日期:2018-11-27;授权日期:2021-03-19

(6) 封欣,刘明贤,一种埃洛石抗菌水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2017, 中国,专利号:201710167817.1,申请日期:2017-3-21;

(7) 刘明贤; 周长忍, 一种埃洛石纳米管的定向排列方法及其涂层和应用 , 2015. 中国, 专利号:ZL201410582392.7,申请日期:2014-10-27;授权日期:2016-04-13

(8) 刘明贤; 何瑞; 周长忍, 一种用于捕获肿瘤细胞的埃洛石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2016.06.29, 中国, 专利号:ZL201610508849.9,申请日期:2016-06-29;授权日期:2019-08-02

(9) 刘明贤; 周长忍, 一种高效油水分离壳聚糖海绵及其制备方法 , 2016.12.6, 中国, 专利号:ZL201611108624.0, 申请日期:2016-12-06;授权日期:2019-09-12


讲授课程

  • 本科生《高分子加工原理》、《工程化学》、《生物材料制备与加工》、《橡胶工艺学》、《高分子加工实验》

  • 研究生《纳米材料与技术》

荣誉奖励

社会职务

1.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纳米生物材料分委会委员

2. 中国硅酸盐学会矿物材料分会理事

3. 广州市橡胶学会理事

4.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海洋生物材料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

5. Applied Clay Science编委

6. Hybrid Advance编委

7. 《非金属矿开发与应用编委

8.《材料研究与应用》编委

9. 100余本英文杂志通讯审稿人

10. 教育部研究生学位论文评议专家

1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答辩评审专家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13. 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市科技局项目评审专家

14.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体外循环器械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