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京燕

发布者:2019-09-01发布者:194

1.Jingyan Fu,Yanyun Geng . Public participation, regulatory compliance and green development in China based on provincial panel data,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9.

2.任亚运、傅京燕,碳交易的减排及绿色发展效应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5)。

3.傅京燕、程芳芳,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绿色供应链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5)。

4.傅京燕、司秀梅和曹翔,排污权交易机制能否实现绿色发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7)。

5.傅京燕、胡谨和曹翔,不同来源FDI、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国际贸易问题》,2018(7)。

6.傅京燕、原宗琳,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发展路径研究——基于“供给——需求”改革对接的新视角《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

7.傅京燕、章扬帆、谢子雄,制度设计影响了碳市场流动性吗——基于中国试点地区的研究,《财贸经济》,2017(8)。

8.傅京燕、章扬帆和乔峰,以政府绿色采购引领绿色供应链的发展,《环境保护》,2017(6)。

9.傅京燕、原宗琳,中国电力行业协同减排的效应评价与扩张机制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17(2)。

10.傅京燕、徐淑华和代玉婷,广东省火电行业碳排放与峰值预测,《中国能源》,2016(11)。

11.曹翔、傅京燕,供给侧要素投入的“增长红利”与“增长尾效”研究,《经济学家》,2016(9)。

12.曹翔、傅京燕,污染产业转移能够兼顾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吗?——来自广东省的经验证据《广东社会科学》,2016(5)。

13.张捷、傅京燕,我国流域省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初探——以九洲江和汀江-韩江流域为例《中国环境管理,2016(6)。

14.傅京燕、黄芬,中国碳交易市场CO2排放权地区间分配效率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

15.傅京燕吴丽敏,制度和环境政策影响了可再生能源产业出口贸易吗——基于出口深度和广度的视角,《国际贸易问题》,2015(12)。

16.傅京燕代玉婷,碳交易市场链接的成本与福利分析——基于MAC曲线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5(9)。

17.傅京燕、张春军,国际贸易、碳泄漏与制造业CO2排放,《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3)。

18.傅京燕、赵春梅,环境规制会影响污染密集型行业出口贸易吗?,《经济学家》,2014(2)。

19.傅京燕、裴前丽,中国对外贸易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及其驱动因素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12(5)。

20.傅京燕、张珊珊,碳排放约束下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之研究——基于进出口隐含CO2排放的视角,《国际贸易问题》,2011(8)。

21.傅京燕、张珊珊,中美贸易与污染避难所假说的实证研究:基于内涵污染的视角,《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

22.傅京燕、周浩,对外贸易与污染排放强度——基于地区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1998-2006),《财贸研究》,2011(2)。

23.傅京燕、张珊珊,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对外贸易的物质流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1)。

24.傅京燕、李丽莎,环境规制、要素禀赋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管理世界》,2010(10)。

25.傅京燕、周浩,贸易开放、要素禀赋与环境质量:基于我国省区面板数据的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0(8)。

26.傅京燕、李丽莎,FDI、环境规制与污染避难所效应——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经验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0(3)。

27.傅京燕,国际贸易中“污染避难所”的实证研究综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4)。

28.傅京燕,环境规制、要素禀赋与我国贸易模式的实证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6)。

29.傅京燕,环境资源约束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国际贸易问题》,2008(6)。

30.傅京燕,我国对外贸易中污染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以制造业为例,《财贸经济》,2008(5)。

31.傅京燕,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研究动态与述评,《国际贸易问题》,2005(10)。

32.傅京燕,环境成本内部化与污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工业经济》,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