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头像

姓名: 陈星旦

部门: 理工学院

直属机构: 理工学院

性别:

职务: 理工学院名誉院长

职称: 教授

学位: 学士

毕业院校: 湖南大学

联系电话: 020-85222773

电子邮箱: furong_huang@jnu.edu.cn

办公地址: 蒙民伟理工楼405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601号

邮编: 510632

传真: 020-85222773

荣誉奖励: 院士

联系方式

020-85222773


个人简介

192756生于湖南湘乡。1950年湖南大学物理系毕业,学士。同年4月到长春东北科学研究所物理研究室工作。1953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曾兼任研究室主任,研究生部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受聘于暨南大学理工学院。

五、六十年代,做过多项当时属国内开创性工作,为国家经济建设与国防科研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第一次核试验中,负责测定爆炸的光辐射威力。在没有任何资料可循的情况下,独创性地构思测量方案。提出无需人操作的通量测量系统,可自动显示“光冲量”积分值,不需外接电源、布点不受场地限制,不受环境干扰、安全可靠,便于核爆后数据回收。设计研制不同工作方式的光辐射传感器,解决大量程、高灵敏度、短时间常数等参数的合理分配。提出定天镜定标系统,模拟核爆辐射,研制绝对辐射计,实现准确定标。研制的几种光冲量计,在我国第一次核试验中取得成功,并被遴选为以后历次大气层核试验必用的辐射测量设备,为光辐射的杀伤效应、杀伤范围,光冲量随当量、天气、距离和爆高等因素的变化规律提供了准确的测试数据。

七十年代中,在我国开拓短波(真空紫外到软X射线)光学技术研究领域,提出具有先导性和系统性的科研项目,主持研制紫外真空紫外壁稳氩弧标准光源及稀有气体电离室标准探测器,建立短波光谱辐射强度标准。主持研制软X射线Penning光源,双等离子体光源及真空紫外空阴极光源,形成覆盖8nm-200nm高性能光谱光源系列。主持研制一系列不同波段、不同应用的正入射、掠入射单色仪及摄谱仪。提出开展软X射线多层膜及其配套技术研究,通过国际合作培养人才,研制镀膜与检测设备,研究超光滑光学表面加工及正入射软X射线成像。在短波光学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在软X射线光源、元件、计量测试及正入射显微成像等方面,建立起完整配套的技术基础。为后来承担的空间短波光学遥感仪器、同步辐射光束线、软X射线显微成像、软X射线空间望远镜、软X射线投影光刻等重大应用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为此,先后获1989年、1991年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均为第一获奖者。

先后研制了“三代”滤光片型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仪20世纪60年代初,研制自动记录红外分光光度计:工作波段215微米、NaCl棱镜分光、光谱分辨率在10.5微米处1.5 cm-120世纪70年代初,研制小型干涉光谱仪、用于高空探测、波长范围50001000cm-1、光谱分辨率40cm-120世纪80年代中,研制多种光栅扫描红外光谱仪、地面光谱辐射计、凹面全息光栅,0.82.4微米、用于地物光谱测量。九十年代末至今,致力于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应用研究,在过去主持“七五”、“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的基础上,主持完成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粮食品质快速检测技术和仪器的研究与开发”。

2004年被聘为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名誉院长,结合暨南大学多学科的特点,致力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精准农业、环境监测、医药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特别是20064月陈院士组合暨南大学原有力量组建了应用光谱技术团队,使研究团队的力量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有几位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毕业或出站,扩展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叶、人参、燃煤及生化等领域的应用。

学习经历

工作经历

研究方向

真空镀膜工艺、光电薄膜材料、表面工程、光学设计、可靠性物理分析等


主要论文

主要著作

承担课题

发明专利

讲授课程

荣誉奖励

院士

社会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