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
姓名: 汪勇 部门: 理工学院 直属机构: 理工学院 性别: 男 职务: 副院长 职称: 教授 学位: 博士 毕业院校: 华南理工大学 联系电话: 02085226326 电子邮箱: twyong@jnu.edu.cn 办公地址: 通讯地址: 邮编: 传真: 荣誉奖励: 省级青年人才 |
联系方式电子邮箱:twyong@jnu.edu.cn |
|
个人简介现任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博士,油料生物炼制与营养团队带头人。广东省“扬帆计划”引进团队带头人。2010.9-2011.8,加拿大萨斯喀切温大学农业与生物资源学院访问学者,2015.7-2015.9,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分子生物科学研究所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油脂生物炼制与功能油脂;天然产物绿色萃取与增值加工;食品乳液体系与高效递送系统。截止到2020年2月,已发表国际期刊收录论文115篇,引用2100余次,H指数22,单篇引用最高310次。发表国内期刊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4件(其中美国专利1件),申请了3项PCT专利。承担各类科研总项目数30多项,包括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1项国家基金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项国家“十二五”科技计划项目子课题;2项国家“十三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余项省级科技项目(含合作单位主持)。 2011 年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12 年入选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年获得广东省专利优秀奖(排名第一),2014年和2016年入选暨南大学“杰出青年学者”培养对象,2014年入选广东省“千百十”省级培养对象。2016年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一),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排名第一),2017年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一),入选广东省“扬帆计划”引进团队带头人。2018年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五),2019年获得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三),中国轻工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六)。 以负责人获批的省级平台有:广东省油料生物炼制与营养安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广东省粮油副产物生物炼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高校油脂生物炼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广东省食品副产物增值加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高校负责人联合企业获批的省级平台有:安全高效食品乳化剂联合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以负责人成立的国际联合实验室有:暨南大学-萨斯喀切温大学“油料生物炼制与营养”联合实验室,暨南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油脂加工与安全”联合实验室。 不仅探索油料生物炼制与营养领域科学问题,也积极研发行业产业的核心关键技术问题,多项成果已经实现产业化。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发两方面均衡发展。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作为联系人协助合作伙伴马来西亚科学院院士博特拉大学Tan Chin Ping 教授和加拿大萨斯喀切温大学Martin Reaney教授获批国家外专局“高端外国专家”。 学习经历1995.9~1999.6,无锡轻工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学士; 1999.9~2002.4,江南大学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专业, 硕士; 2005.9~2009.6,华南理工大学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博士。 工作经历科研工作经历: 2002.4-2004.9,暨南大学理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助教; 2004.10-2009.9,暨南大学理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讲师; 2009.10-2013.9,暨南大学理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副研究员(破格); 2013.10-至今,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研究员(破格)/教授(转评)。 其中访学经历: 2010.9-2011.8, 加拿大萨斯喀切温大学农业与生物资源学院,访问学者; 2015.7-2015.9,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分子生物科学研究所,访问学者。 行政工作经历: 2011.11-2015.08,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副系主任; 2015.9-2016.10,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副院长; 2016.6-2018.01, 暨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主持工作); 2018.01-至今,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副院长。 研究方向一、油脂生物炼制与功能油脂 采用生物酶法催化与绿色制造技术,以油脂或者脂质为原料,主要开展以下研究: 二、天然产物绿色萃取与增值加工 基于“绿色化学”与“绿色化工”概念和原理,对生物质资源进行高效综合利用技术开发与产业应用。主要开展 三、食品乳液体系与高效递送系统 构建纳米乳液、微凝胶和固体脂质纳米粒等体系,主要开展以下研究: 主要论文论文:截止到2020年2月,已经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Food Chemistry、Food & Function、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Trends i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国油脂》和《中国粮油学报》等期刊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论文110余篇。 代表性论文10篇(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 1. Wang, Y*., Ou, S. Y., Liu, P. Z., Zhang, Z. S., (2007). Preparation of biodiesel from waste cooking oil via two-step catalyzed process.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48:184-188; (一区TOP) 2. Wang, Y*., Zhao, M. M., Song, K. K., Han, X., Wang, L. L., Riley, W. W., (2010). Partial hydolysis of soybean oil by phospholipase A1 (Lecitase Ultra). Food Chemistry, 121:1066-1072;(二区TOP) 3. Sun, G., Li,Y., Teng, Y.L.,Cai, Z.Z.,Wang, Y.*,Reaney, M.J. T.,(2017)K2CO3-loaded hydrotalcite: A promising heterogeneous solid base catalyst for biolubricant base oil production from waste cooling oil.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209:118-127; (一区TOP) 4. Lee, W. J., Zhang, Z., Lai, O. M., Tan C. P., Wang, Y*., (2020). Diacylglycerol in food industry: Synthesis methods, functionalities, health benefits, potential risks and drawbacks. Trends i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97:114-125.(一区TOP) 5. Zhang, Z., Wang, Y*., Ma,X., Wang, E.P., Liu, M.M., Yan R. A., (2015).Characterisation and oxidation stability of monoacylglycerols from partially hydrogenated corn oil. Food Chemistry, 173: 70-79;(二区TOP) 6. Liang, S., Huang, Y., Shim, Y. Y., Ma, X., Reaney, M. J. T., Wang,Y.*, (2018). Novel Flaxseed Gum Nanocomposites are Slow Release Iron Supplement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66(20),5167-5177; (一区TOP) 7. Zhang, Z., Liu, F., Ma, X., Huang, H.H*, Wang, Y.*,(2017) Two-Stage Enzymatic Preparation of 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 And Docosahexaenoic Acid (DHA) Enriched Fish Oil Triacylglycerol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66,281-227; (一区TOP) 8. Liang, M. Y., Chen, Y., Banwell, M. G., Wang,Y.*, & Lan, P *. (2018). Enzymatic Preparation of a Homologous Series of Long-Chain 6-O-Acylglucose Esters and Their Evaluation as Emulsifier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66(15), 3949-3956;(一区TOP) 9. Zhang, Z., Lee, W. J., Zhou H. Y., Wang,Y.*, (2019). Effects of chemical interesterification on the triacylglycerols, solid fat contents and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of palm oil-based fats. Food & Function, 10:7553-7564;(一区TOP) 10. Li, Y., Zhao, J. L., Xie, X., Zhang, Z., Zhang, N.*, Wang,Y.*, (2018). A low trans margarine fat analog to beef tallow for healthier formulations: Optimization of enzymatic interesterification using soybean oil and fully hydrogenated palm oil. Food Chemistry,255, 405-413.(二区TOP) 主要著作(1)汪勇,欧仕益,李爱军.《粮油副产物增值加工技术》,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6年 (2)汪勇,欧仕益,李爱军.《粮油副产物加工学》,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9年 承担课题承担各类科研总项目数30多项,包括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1项国家基金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项国家“十二五”科技计划项目课题任务;2项国家“十三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任务,20余项省级科技项目(含合作单位主持)。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31920103012, 热榨亚麻籽油氧化稳定性物质基础及机理研究,2020.1-2024.12;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31671781,基于甘油二酯表面活性固体脂肪纳米粒构建及其皮克林稳定脂肪晶体乳状液研究,2017/01-2020/12; 3. 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任务,2017YFD0400202-03,典型高含油食品加工过程对脂质营养品质、健康功能及代谢的影响,2017/07-2021/06; 4. 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任务,2018YFD0401103-2,亚麻籽功能性食品配料加工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2018/07-/2021/06; 5. 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17B090907018,广东省食品副产物增值加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17/01-2020/12; 6. 第四批广东省“扬帆计划”引进创新创业团队项目,山苍子精油绿色萃取及综合利用创新团队,2016/12-2021/12; 7. 广州市民生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酶法催化制备无反式脂肪食品专用油脂中试关键技术及应用研发,2018/04-2021/03;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371785,基于甘油二酯的塑性脂肪及其油包水型乳化体系结晶特性和晶体网络结构研究,2014/01-2017/12;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1000793,鼓泡式无溶剂反应体系酶催化甘油解反应机理及产物控制规律研究,2011/01-2013/12; 10. 科技部“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任务,2011BAD02B04,食品专用油脂加工关键技术和装备研究与示范,2011/01-2013/12。 发明专利授权发明专利:24件,其中第一发明人授权16件,转让(授权使用)6件。申请PCT国际专利3项,其中2项申请美国专利。 授权和申请专利: 1. 汪勇,唐书泽,吴建中.一种植物油的脱胶方法, ZL200410015125(已授权); 2. 汪勇,欧仕益,谭艳来.生物柴油副产品甘油的精制方法,ZL200610037293.6(已授权); 3. 汪勇,欧仕益,谭艳来.一种去除生物柴油中皂和甘油的方法,ZL200710026457.X(已授权); 4. 汪勇. 制备低杂质含量、澄清透明的食品级卵磷脂的方法及产品,ZL200510086600.5(已授权); 5. 汪勇,赵谋明,欧仕益,谢林云;甘油二酯的制备方法,ZL200710030273.0(已授权); 6. 欧仕益,汪勇,刘鹏展.利用潲水油合成生物柴油的方法ZL200510100044.2(已授权); 7. 欧仕益,汪勇,刘鹏展.一种生物柴油的合成方法, ZL200610035542.8(已授权); 8. 欧仕益,汪勇,刘鹏展.利用单糖、低聚糖及其糖醇生产液态生物能源的方法. ZL200510033827.3(已授权); 9. 汪勇,林志勇,马顺,唐书泽.一种降低饲料用油脂丙二醛值的方法. ZL201010213169.7(已授权); 10. 汪勇,李想,马顺,欧仕益.一种高酸值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 ZL201010203840.X.(已授权); 11. 汪勇,韩雪,胡长鹰.一种脑苷脂和神经酰胺类化合物分离纯化方法. ZL201010201308.4(已授权); 12. 汪勇,曹茜,欧仕益.一种高纯度脂肪酸单甘油酯的合成和纯化方法,ZL201110122225.0(已授权); 13. 汪勇,王尔佩, 唐书泽. 一种三羟甲基丙烷脂肪酸三酯的制备与纯化方法, ZL201210002395.X(已授权); 14. 汪勇,张震,李爱军,晏日安. 一种高纯度脂肪酰单甘油酯的合成和纯化方法,ZL201210342841.1(已授权); 15. 俞正平, 汪勇, 俞心健, 李宇轩.一种利用高酸值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ZL20121044444.5(已授权); 16. 汪勇,禤耀明, 刘华,滕英来. 一种鼓泡式反应器, ZL201410397933.9(已授权); 17. 汪勇, 滕英来, 刘蔓蔓,张宁. 一种利用鼓泡式反应器制备甘油二酯的方法, ZL201410397931.X(已授权); 18. 汪勇, 李小凤, 廖文镇, 梁珊, 滕英来. 一种具有抗病毒和免疫活性的亚麻籽多糖的制备及其应用, ZL201510391862.6(已授权); 19. 汪勇, 滕英来, 崔常乐, 欧仕益. 一种有机胺法选择性水解磷脂酰胆碱的方法, ZL201510391169.9(已授权); 20. 汪勇, 刘蔓蔓, 滕英来, 李爱军, 张宁. 一种利用填充床反应器制备中长链甘油三酯的方法, CN201510540665.6;(已授权) 21. 汪勇、陈琼、滕英来、李爱军、张宁. 一种酶催化制备混合单甘酯与含甘油二酯食品油脂的方法,CN201610029101.0; 22. 汪勇,刘芳,滕英来. 一种利用酶催化制备富含EPA和DHA甘油酯的方法,CN201610363457.8;(已授权) 23. 汪勇,梁珊,滕英来,张宁,仇超颖. 一种利用双氧水氧化降解法制备亚麻籽胶低聚糖的方法,CN201710194736.0; 24. 汪勇,李光辉,陈佳子,张震,杨佳. 一种中链和中长链混合甘油二酯的纯化方法,CN201710568244.3. 国际专利 25. 汪勇,滕英来,刘蔓蔓,张宁. 一种利用鼓泡式反应器制备甘油二酯的方法,PCT/CN2015/085057; 26. 汪勇,Martin J. T. Reaney,李小凤,廖文镇,梁珊,滕英来, Peta-Gaye Gillian Burnett, Youn Young Shim.一种具有抗乙肝病毒和免疫调节活性的新型亚麻籽硫酸酯多糖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PCT/CN2016/0088048; 27. 汪勇,刘蔓蔓,滕英来,李爱军,张宁,一种利用填充床反应器制备中长链甘油三酯的方法,PCT/CN2016/077282。 28. Wang, Y. Liu, M. M., Teng, Y. L.,Zhang, N. (已授权)Method for preparing diglyceride using bubble column reactor. US patent, 10,138,501,B2. 讲授课程
荣誉奖励 省级青年人才
社会职务美国油脂化学家协会会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 Society(JAOCS)的Associate Editor, SCI期刊International Food Research Journal编委(Editorial Board Member),《中国粮油学报》编委。担任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粮油学会团体标准油料与油脂技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食品学会副监事长,第二届美国油脂化学家协会中国分会年会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