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寰,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现任暨南大学生命与健康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分子生物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广东省药用功能基因研究重点实验室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澳门生命与环境科技协会副会长等职。
刘泽寰长期从事微生物遗传工程、生化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生物质转化利用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基因共表达载体,分别成功构创建了能直接降解利用秸秆废弃物的代谢工程菌和能直接降解利用餐厨废弃物的代谢工程菌“噬污酵母”,搭建了高效表达生物质降解酶的克隆表达体系;开创性地研究了一系列木质纤维素高效预处理技术;研究了和多种纤维素酶的协同作用;以此为基础创建立了利用蔗渣等木质纤维素原料制备生物乙醇的“原位同步糖化发酵技术(One-Pot SSP)”及“联合生物加工技术(CBP)”等;系统性地研究了餐厨废弃物成分构成的地域差异及资源化、无害化的利用策略,创建立了利用餐厨废弃物制备生物乙醇、乳酸等高附加值产物的联合生物加工工艺(CBP)等。
迄今为止,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其中被SCI等三大索引收录近70篇,包括10多篇发表在该领域内权威期刊《Bioresource Technology》、《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的高水平论文;申请和获批国际、国内专利近70项,创造直接经济价值超过5000万元,其中关于餐厨垃圾创新处理技术的系列专利已实现产业化,为我国的餐厨垃圾治理工作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主持和参与了20多项国家与地方的科研项目;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生30多人;曾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南粤科技创新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等奖项和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