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久

发布者:2017-09-26发布者:268

1) “我国近海有害赤潮发生的生态学、海洋学机制及预测防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2001CB409709),20022007

2)赤潮毒素现场快速敏感检测技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资源环境领域海洋监测技术主题课题( 2002AA635150),2002--2005

3)“广东沿海鱼毒性赤潮发生的营养特征与致毒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联合基金U073306),2008.012011.12

4)“海洋赤潮灾害调查”,广东省海洋908专项(GD9080107),20072008

5)我国沿海西加鱼类毒素的分布调查”,国家908专项(SZ801), 20062008

6)环境和农产品主要重金属快速免疫检测技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2008AA10Z427),2008.32010.10

7)   "鱼毒性藻类及其溶血活性的三维荧光光谱识别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276091),2013.1-2016.12

8)  " 我国近岸重要生物毒素检测技术产品化及业务化应用示范",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305010, 2013.1-2016.12

9)".我国南海海域有毒有害微藻与藻毒素分布调查",科技部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8FY100201),201901-202312

10)". 秦皇岛海域生态灾害多发原因及监测预警系统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1407900),201910-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