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七年获医学学士学位,在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威尔医学院(Weill Medical College of Cornell University)任博士后,2003年3月以引进海外人材应聘任职暨南大学,现任暨南大学再生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暨南大学)及广东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重点科研机构(联合研发中心)主任,再生医学联合实验室(暨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主任。发育与再生生物学系主任。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人部发[2007]155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8年)。广东省医学学会细胞治疗学分会副主任委员(2013.7.30),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心脏健康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7.9.10),中国遗传学会第九届发育遗传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衰老生物学分会理事会理事(2017.10)。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学分会-衰老基础医学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2018.4)。
蔡冬青博士有30年从事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再生医学、组织再生与衰老和成体干细胞的研究经验。专业技术特长:分子生物学、蛋白组、功能性基因组、功能性蛋白因子的筛选、分离、纯化及表达,蛋白与蛋白的相互作用,细胞生物学,信号分子及信号传递通路,干细胞与组织修复与再生。近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心血管和肌肉系统衰老与再生;(2)组织、器官特异性靶向再生;(3)组织与器官再生微环境;(4)成体干细胞治疗。代表性研究成果:①在证明“衰老使细胞内及细胞外产生不利于组织和器官再生的衰老表型,必须对其进行干预方能有效再生年老受损组织与器官。”的基础上,揭示了BDNF-TrKB通路衰老导致年老心脏血管新生功能下降是年老心脏再生功能下降的重要机理之一,为阐明心脏衰老及有效干预衰老导致心脏再生能力下降带来新的机理与治疗靶点,相应成果发表在衰老领域位列第一刊物Aging Cell;②率先报道对缺血心肌实施心脏Telocytes移植能有效促进梗死心肌的再生,揭示该细胞新的体内功能,为有效再生梗死心肌提供新的细胞与非细胞治疗的思路,对该发现的深入研究获基金委首次设立衰老重大研究项目重点项目资助;③率先报道二倍体爪蛙是目前发现在成年心肌损伤后能实现无疤痕再生的进化程度最高的物种,并利用该品系建立了新的心脏再生模型,所研发的对爪蛙基因修饰及高效扩繁技术与平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团队拥有国内最大的二倍体爪蛙野生与基因修饰种群,对热带爪蛙关键技术和心脏再生深入研究获国家重点研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资助,上述研究成果先后在A1一区衰老领域TOP刊物Aging Cell等发表SCI文章15篇;获专利2项。研究成果已发表文章83篇(SCI:55篇),参与翻译书一本。在海外完成课题10多个。2003年回国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战略性国际科学创新合作重点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究计划重点项目1项,863项目1项,科技部港澳台合作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广东省国际合作平台项目3项,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1项,与企业产学研项目2项,广东省外专局国际学术大师交流项目1项。作为主要成员获香港资助局(RGC)和香港创新科学基金(ITF)项目各1项。已经授权发明专利3 项,实用新型1项。2005年受邀参加科技部香山科学会议(253次),并在大会上作口头发言。2008年9月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邀请,出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加拿大卫生研究院共同组织的中加衰老双边研讨会,并作大会发言与交流。2014年受邀参加科技部香山科学会议第513次学术讨论会。受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大会发言22次。2010年5月作为大会主席主持“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of Regenerative Medicine and Biomedical Science”国际会议。从2014年起作为组织者之一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在香港举办“1st-8th CUHK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em Cell Biology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蔡冬青博士是“Aging Cell”、“Physiological Genomics(影响因子为:4.3)”、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Cell Physiology(影响因子为:3.7)”、“Life Science (影响因子:2.45)”、“Archives of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影响因子为:3.15)”、“Cancer Letters(影响因子:3.3)”,“Experimental Hematology(影响因子:3.5)”,“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影响因子:2.6)”,Apoptosis(影响因子:4.1)和“JCMM(影响因子:6.8)”,“Cell Proliferation (影响因子:4.1)”的审稿人。作为负责人与香港中文大学组建再生医学联合实验室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科技部、广东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该第一个粤港两校共建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创新运行,有效推动了粤港两地的科研及学科发展,并取得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