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生态系副主任,生命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暨南大学)副主任。一直从事新污染物(全氟化合物、微囊藻毒素、抗生素等)环境行为机制、植物吸收积累机理,以及农产品安全和修复生态学等污染生态学领域研究工作。主持国家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建立了农田作物系统中系列新污染物的分析方法,相关成果授权多件国家发明专利,并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精细刻画土壤-作物系统中新污染物生态过程和环境行为,并利用机器学习算法精准预测植物对全氟化合物的根系吸收过程,实现机器学习模型可视化,授权多件软件专著;率先筛选获得系列新污染物的低积累生菜品种,揭示低积累性状形成的生理生化机制和分子机制,阐明调控植物吸收转运新污染物的关键分子调控通路和控制基因;同时还率先揭示了根际微生物定向招募、种源微生物垂直传递调控植物吸收转运新污染物的微生物学机理。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农业环保等领域国际权威期刊Environ. Sci. Technol.、Environ. Inter.、J. Hazard. Mater.、J. Agric. Food Chem.等发表研究论文33篇。获2023年度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青年科技奖金奖、第二届广东省土壤学会优秀青年科学家奖,并以主要完成人获2022 年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以及2022年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奖项,担任国内外知名期刊《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JCR II区)期刊副主编,以及《Eco-Environment & Health》、《B. Environ. Contam. Tox.》、《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土壤通报》等杂志青年编委/青年编委会副主任/专刊编委等职务,担任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水土环境毒害性污染物防治与生物修复重点实验室的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