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头像

姓名: 李明

部门: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性别:

职务:

职称: 副研究员

学位: 博士

毕业院校: 暨南大学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limjnu@gmail.com

办公地址: 广东省 广州市 番禺区 兴业大道 855号

通讯地址:

邮编: 510000

传真:

荣誉奖励: 国家级青年人才

联系方式

Email: limjnu@gmail.com

个人简介

李明,博士生导师,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网络安全防护与检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曾任职华为公司,先后在加拿大、新加坡留学访问,从事区块链、隐私计算与数据安全等研究。近年来在IEEE TDSC、IEEE TPDS、Designs, Codes and Cryptography等期刊发表30余篇论文,相关成果被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三院院士、ACM Fellow、IEEE Fellow等知名学者评价和引用,谷歌学术引用1800+,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成为IEEE TPDS期刊在区块链领域引用量最高的文章。获2021年度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连续两年获广东省计算机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19年度、2020年度)。受邀担任多个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如IEEE ICC 2023、IEEE MSN 2023、KSEM 2022等。近年来主持参与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卓越青年团队项目、广州市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37项(美国专利4项),入选由全球影响力知识产权媒体IPRdaily发布的“全球区块链专利创新人才百榜”。带领团队研发的系统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全国高校区块链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一等奖等奖项。

学习经历

李明,湖南岳阳人,现任职于暨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博士生导师。

• 2016年09月—2020年06月,博士研究生,暨南大学,信息安全专业

• 2018年07月—2019年08月,联合培养博士,加拿大劳瑞尔大学,信息安全专业

• 2009年09月—2012年04月,硕士研究生,西北工业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


工作经历

1. 博士后(导师:Robert H. Deng教授,IEEE Fellow,新加坡国家工程院院士),新加坡管理大学

2. 研发工程师,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研究方向

区块链、隐私计算、数据安全等方向。

【长期招募】欢迎对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数据安全方向热爱的同学加入项目组,需要具备一定的动手实现与开发能力。这里有充足的研究资源与对外链接资源,我们与南方电网、南方航空、广州数据交易所等在数据安全与隐私计算方向建立了深度合作。


欢迎有实力的你加入我们组!


主要论文

部分论文如下:

[1].CrowdBC: A blockchain-based decentralized framework for crowdsourcing, IEEE Transaction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 (CCF A, JCR 1, 广东省计算机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ESI 高被引论文), 第一作者.

[2].DeepChain: Auditable and Privacy-Preserving Deep Learning with Blockchain-based Incentive, IEEE Transaction Dependable and Secure Computing (CCF A, JCR 1广东省计算机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ESI热点论文), 第四作者.

[3].lvyAPC: Auditable Generalized PaymentChannels, Financial Cryptography and Data Security 2025 (CCF推荐会议), 第一作者.

[4].IvyRedaction: Enabling Atomic, Consistent and Accountable Cross-Chain Rewriting IEEE Transaction Dependable and Secure Computin(CCF A, JCR 1广东省计算机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共同第一作者.

[5].Privacy-Preserving and Byzantine-Robust Federated Learning, IEEE Transaction Dependable and Secure Computing (CCF A, JCR 1), 通讯作者.

[6].Towards Blockchain-based Fair and Anonymous Ad Dissemination in Vehicular Networks, IEEE Transaction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JCR 1),第一作者.

[7].ECQV-GDH-Based Group Key Exchange Protocol for CAN Bus, IEEE Transaction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JCR 1), 通讯作者.

[8].Towards Vehicular Digital Forensics from Decentralized Trust: An Accountable, Privacy-preservation, and Secure Realization, 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 (中科院1), 第一作者.

[9].HRA-Secure Attribute-Based Threshold Proxy Re-Encryption from Lattices, Information Sciences (中科院1), 第四作者.

[10].pvcnn: Privacy-preserving and verifiabl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test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Forensics and Security (CCF A, JCR 1), 第五作者.




主要著作

承担课题

1. 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23.10-2027.12,项目负责人。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支持多链互通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关键技术研究”(No.62102165),2022.1-2024.12,项目负责人。

3.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向跨链应用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关键技术研究”(No.2020A1515111175),2021.1-2023.12,项目负责人。

4. 西藏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任务书“敏感数据跨域安全共享与隐私计算关键技术研究”(XZ202201ZD0006G01),子课题负责人,2022.09-2025.10

5. 广州市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安全与隐私计算关键技术研究2023.09-2024.09,项目负责人。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安全技术研究”(No.61932011, 2019.1-2024.12,参与人。

7. 广东省卓越青年团队项目数据安全关键公钥密码体制研究2023B1515040020),2023-01-01  2026-12-31,主要参与人。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移动群智感知中支持隐私保护的机会数据传输机制的研究”(No.61972178, 2019.1-2023.12,参与人。


发明专利

部分授权专利:

1.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e Blockchain-Based Vehicular Digital Forensics. US 11223487B2,美国专利.

2. Auditable Privacy Protection Deep Learning Platform Construction Method Based on Blockchain Incentive Mechanism, US 16702786, 美国专利.

3.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intaining Privacy and Traceability of Blockchain-based Applications, US 11683189B2, 美国专利.

4. Peripheral-free Device Pairing by Randomly Switching. US 11256722B2,美国专利.

5.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众包系统及其建设方法. ZL 201710172228.2.

6. 一种基于区块链数字版权保护系统的密钥管理方法及装置,ZL 202010075491.1.

7. 一种基于区块链及代理重加密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ZL 202011145558.0

8. 基于区块链与代理重加密的可信基因检测及数据共享. ZL 201711062477.2.

9. 一种基于SGX的安全高效跨链服务操作方法及系统,ZL 202011347882.0.

10. 一种基于哈希链的数字水印验证方法及系统, ZL 202010524394.6.

11. 一种基于代理重加密的数据共享系统及方法,ZL 202110112175.1.


讲授课程

·信息安全专业本科生课程,《信息安全导论》、《网络安全导论》

·网络安全专业、信息安全专业本科生课程,《网络安全》



荣誉奖励

国家级青年人才

社会职务

·ACM SIGSAC China委员

·中国电子学会网络空间安全专家委会委员

·中国密码学会区块链专委会委员

·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委员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服务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数据资产登记合规委员会委员

·全球数据要素50人论坛成员(国际数据管理协会)

·广东省“数字政府”特聘专家

·《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青年编委

·《网络空间安全科学学报》青年编委

·广东省区块链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计算机学会元宇宙与交互智能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惠州市公共数据运营专家审核委员会专家

·担任KSEM 2022(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ICC 2023(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MSN 2023(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ity, Sensing and Networking)PST 2021PST 2019(17th,19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ivacy, Security, and Trust)等多个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

·担任IEEE Trans. on Information Forensics and SecurityIEEE Trans. on Dependable and Secure ComputingIEEE Tra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IEEE Trans. on Services Computing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GLBECOMMSN等期刊与会议审稿人